banner

学院新闻︱我院举行2022级本科师生见面会并开讲“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梁萍萍

       2022年9月18日下午,我院于南校园冼为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2022级本科师生见面会,并开讲“思政第一课”。院长王为、党委书记徐瑶、主管教学副院长袁岑溪、党委副书记刘李云和教师代表明平剑教授、党政办公室主任陈灿林、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文豪华副教授和朱允中副教授、2022级本科生班主任李亮亮副教授以及全体2022级本科新生参与了见面会。本次见面会由党政专职辅导员梁萍萍主持。

 

image-20230120185106-1

(党政专职辅导员梁萍萍主持见面会)

 

       会议伊始,王为院长致辞。首先,王为院长对新生提出了三句话:第一,祝贺各位新生考入中山大学;第二,祝贺各位新生考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三,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接着,王为院长从我院的基本情况,区域优势、学院历史、培养方案、毕业生就业与深造情况等方面对学院进行介绍。王为院长指出,我院处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建设区域,集文化、经济、政治等战略优势于一体,拥有绝佳的发展机遇;我院虽建立时间不长,却拥有丰厚的核能教研历史渊源;我院近年来本科招生人数与研究生录取人数呈上涨趋势,今年研究生新生数已经接近本科生;我院科学研究布局走向更宽广领域,科研成绩逐步收获认可,已成为中大重要的学科群之一。

 

image-20230120185134-2

(王为院长致辞)

 

       袁岑溪副院长介绍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学院坚持“大类培养,中法融合”的培养模式,打造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心脸谱课程,设置“居里班”和“鹤绂班”,采用 “夯实基础”和 “个性探索”的培养理念,一方面注重夯实数理化基础,一方面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学科各前沿方向,培养既通且专的卓越核能工程师。

 

image-20230120185148-3

(袁岑溪副院长介绍人才培养模式)

 

       黄泽悦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黄同学表示,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严重不平衡,清洁能源的投入使用乃是大势所趋,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核能的深入研究并扩大应用不可或缺。同学们更应当承担民族使命、投入国家建设,化小潮入大潮,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砖加瓦、铺路架桥。

       徐瑶书记在思政第一课中,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以介绍突破技术封锁、锐意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指出“爱国、奉献”即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关键,鼓励同学们赓续核能科研人员攻坚克难、不惧艰苦条件的奋斗精神,投身于核科学的深入研究,把个人理想与家国命运联系起来,将报国志、爱国情融入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

 

image-20230120185204-4

(徐瑶书记讲思政第一课)

 

       王为院长在思政第一课中,指出核学科横跨了物理学发展的三个尺度,是物理学的集大成之学科,并提出第四个尺度,即人类社会尺度。他表示,人类不仅要注重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更要合理地应用核能,在掌握工具理性的同时更要兼顾好价值理性。王为院长回顾了我国核能发展的光辉历程,结合“双碳计划”展望了我国核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对新生们提出了殷切期望。

 

image-20230120185242-6

 

(王为院长讲思政第一课)

 

       副书记刘李云做总结发言,他列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比如:升学率高、行业需求大、就业质量高、学风好、小班课多、师生关系密切、海外交流机会多。希望同学们珍惜求学条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世界一流的核能工程、研发和管理人才。

 

image-20230120185310-7

(刘李云副书记发言)

  

image-20230120185325-8

(师生见面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