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 | 我院组织教师参加“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大学教师”专题报告会
10月14日下午,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大学教师》主题报告在教学楼F520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徐瑶带领学院教职工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郝雅娟主持报告会。

王庭槐教授从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的心路历程三方面进行报告。王庭槐教授认为,面对时代的变化,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要坚持“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严格遵守新时代大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目标,练好教学基本功,重视“三基、三严、三早” 的培养,做好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要有学术胸怀并保持独立精神。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谋大局、应变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做好普及化阶段的精英教育,唯有创新才是教育的发展之路。王庭槐教授回顾了自己从教三十八年的教学心路历程,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的初心和使命。他表示,有真的学术,才有好的教育。教育的初心就是让文明之火代代相传,老师是火种的传播者,学生是火把的接力人。教师是一个以生命温暖生命的神圣事业,为师者当不忘初心,不存杂念,在为别人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因燃起的烛光而相映生辉。
郝雅娟书记总结时提出,王庭槐教授不忘初心,38年坚守教学一线,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始终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和思考,是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正如罗俊校长提出的,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合格的教师,更要努力成长为优秀、卓越的教师。
王庭槐教授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生理学”和“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实验生理学”负责人,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长期坚持开展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主持“构建‘三早’医学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曾四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六次获得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初审:黄佳玮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