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卓越教学︱探秘中法核“口试课堂”

发布人:周越

       在珠海校区教学楼F区,有8间奇特的课室,每间只有10多平方米,有几套普通桌椅,三面墙上各有一块大黑板。这些课室是上什么课的?让我们去看看吧……

       下午2点多,其中一间小课室里,三位学生正在黑板上解题,粉笔频频轻触黑板,敲出清脆的嗒嗒声。老师在一旁观察解题过程,轮流向三位学生提问。学生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停顿片刻陷入沉思,时而向老师解释推导过程,时而修正解题板书……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最有特色的课程之一“口试课”正在这里进行。这是一堂物理“口试课”,主考老师是中法核物理教研室主任Océane GEWIRTZ。

 

学生变身老师,以“授课者”身份讲解题目

 

一、 精心设计,重视学习全过程考核

       中法核的教学具有“中法融合,夯实基础”的特色,吸收了法国预科-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由中法教师团队共同研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采用“讲学-导学-辅导-实践-口试”多样式教学,在单纯“传授知识”以外,还注重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

       这个课程体系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全过程考核,有着非常密集的考核。每门核心专业课的考核包括:3-4次月考、8-10次小测、4-6次口语测试,一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可能有多达20次考试。其中“口试课”是最具特色的考核之一。

       本学期2021级本科居里班的口试,以3人为一组,平均每四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口试语言是法语或英语。口试试题由教师精心准备,考查内容是定理推导和习题解答。口试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约占20%,口试评分标准包括解题思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主动积极性、独立性和语言能力,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Océane老师认为,“坚持和重复”是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她经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是:Il faut travailler réguilièrement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要获得成功,必须整个学期都坚持不懈地努力。口试课正是对所学内容的一次书面重复和口头重复。

口试课专用小教室有三面黑板,三名同学一组进行考试

 

二、 因材施教,构建中法融合、本土落地的特色课程

       Océane老师表示,法国学生在口试过程中喜欢主动讨论和寻求帮助,随时向老师确认自己的解题方向是否正确,而大部分国内学生习惯独立完整解题,不愿意在解题过程中寻求帮助,这样可能会被大习题困住。为此,教学团队细化了口试题目,通常在大题目下面分出几个小题目,以适应学生的解题习惯,并提高了考查效率。

       在口试课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一些学生除了向老师讲解演算过程,还会同老师探讨其它相类习题,或更深一步探讨建模假设和结果分析等。通过口试,老师能够清晰掌握每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在交流中给予不同指引,做到因材教,个性引导。

       这种口试课,成功促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从为“应付考试”转变为个性化自主学习,既使自己充分透彻掌握原理和知识,又使自己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外语能力同时得到平衡发展。

       学生在数学物理学习和解题中的一个普遍特点是,重技巧,轻推导。为了加强基础,中法核的物理和数学教学中,都特别注重推导演算,要求学生掌握每一步推导涉及的定理和公式。考试时,每一步推导都要计分,而不是结果正确就可得满分。口试课正体现了“加强基础”的法国工程教育理念。

 

Océane老师向学生提示解题思路

三、 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口试课不但能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一次参加物理口试时,不少学生表示这是“有挑战性”的考试和训练。也有部分学生觉得口试的习题难度适中,没有平时导学课的习题和阶段性考试那么难,但要用流利的外语来讲解,还是相当烧脑的。

       口试课的原理,和被为最高效的“费曼学习法”背后的认知原理一样,以内容输出来检验内容输入,既查缺补漏,又建立深刻的长期记忆。参加口试课的同学表示,口试习题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自己透彻课堂知识。在讲解时需要引述相关定理和公式,有利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后“迫不及待”查缺补漏,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口试课还考查了专业外语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对在读和已毕业的全部年级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到问卷249份,参加过口试的同学中,89%认为口试对学习有帮助,并且提升了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

       以口试课为代表,中法核在本科阶段开展高强度、高质量、多样式的数理化课程训练,全面锤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理解抽象概念能力、抗压能力以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和锤炼,学生将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最终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如何生存,在未来学业生涯或职业生涯做足准备。

 

 

图文:马月红、刘李云

初审:周越

审核:袁岑溪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