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到我院指导交流

发布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2022515日上午,应我院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团队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教授到访我院,与我院和兄弟学院相关师生举行座谈会。

我院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团队负责人明平剑教授主持座谈会,王为院长对郭烈锦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袁岑溪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人才培养成果和科研平台建设成果等,我院40多名师生参加了座谈会。先进能源学院朱利斌书记等兄弟学院的领导和专家也出席了座谈会。

郭烈锦院士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建设发展成果,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科及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成果。郭院士从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高度介绍了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对比介绍了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多种能源形式的特点,指出氢能和电能作为二次能源的突出优势,二者优势互补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开发氢能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郭院士希望未来中山大学相关学科发挥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共同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和人类发展战略。

与会老师与郭院士就能源发展的形势与发展趋势,依托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双碳”目标建设能源相关学科和大科研平台进行了深入探讨。王为院长感谢郭烈锦院士的指导,邀请郭院士再来给中法核的学子们阐述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能源战略的密切关系,讲述能源动力领域的学术前沿,以及对未来大湾区先进能源产业发展的设想。

 

郭烈锦院士简介:

郭烈锦,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我国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多相流分委会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副主任委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际合作与交流咨询委员会成员等。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议专家组组长,教育部科技委工程科学一学部副主任,863计划“十一五”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昆士兰大学名誉教授等。担任国际传热传质联合会科学理事会成员、国际多相流联合通信理事会通讯委员等,国际氢能协会7人奖励委员会成员,国际光学工程协会能源光子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氢能和国际多相流级国际传热传质杂志编委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任职。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的首个创新群体带头人并获连续三期滚动资助,是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能源高效与再生利用的热物理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并获连续两期滚动资助,是科技部“太阳能规模制氢”两期“973”计划重大项目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首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有序转化”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带领的团队“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合作基地”入选2013年度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带领的团队入选首批“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