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学术沙龙回顾 | I-nuclear-Robot:我“核”机器人(22期)
发布人:梁萍萍
发布日期:2022-05-16
第二十二期学术沙龙在4月28日星期四圆满落幕。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刘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机器人在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核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本次沙龙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各年级共约40位学生参加,此外还有正在海外交换的学生和部分校友在线上参与交流。
刘洋老师首先讲述了机器人的发展史。在回顾历史后,刘洋老师介绍了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中的机器人:在墙上“涂鸦”的喷绘机器人;狗熊们的天敌——伐木机器人;冬奥会上炒菜的厨师机器人等等。关于机器人的一个个创新点和大胆设计,早已融入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对机器人浓厚的兴趣。
活动开始啦!

说完“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刘洋老师开始介绍在“核”领域中的机器人有何作为。老师通过打磨机器人给核电站“心脏”做手术的例子,展示了机器人在核领域中无可替代的优势。深入到核应急领域,刘洋老师结合历史上发生的核事故简要介绍了各种核应急机器人——针对不同场景,满足特定性能需求,代替核应急救援人员完成各种工作的机器人,及其特殊的架构和性能。
学术沙龙
浓浓师生情 谆谆嘱咐语

结合学科交叉的特点,刘洋老师还引入机器学习在核应急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学习的例子,揭开了机器学习的秘密,并通过介绍持续学习方法中的灾难性遗忘等问题,探讨了目前机器人领域应用机器学习的现状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在展望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刘洋老师勉励同学们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地学习。
本次回顾到这里就结束啦!
敬请期待下一期精彩的学术沙龙哦~
À bient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