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王彪院长为2019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2019年9月24日晚,学院2019级新生参加第二次“思想政治第一课”,主题为“中法核学院的使命与中国核电走出去”,主讲人为院长王彪教授。

 

 

    王彪院长首先介绍了学院的概况、历史和使命。王彪院长从他在海外教书的经历谈起,讲述了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引出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建设“一个培养强者的学院,对标国际顶尖工科”。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卓越创新能力、多元文化素养的“世界一流的核能工程、研发与管理高端人才”,为世界核能领域培养“未来的行业决策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学院成功建立起了本土化的高端核能工程师培养模式。

    在谈及毕业生就业情况时,王彪院长欣慰地表示学院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突出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适应能力,还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广受好评,受到如国家核安全局、中广核集团、华为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接着,王彪院长介绍了中国核能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核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要内容,王彪院长从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意义、优势、前景和成果等角度为同学们进行讲解。

    他从习近平总书记访法时的“核能话题”谈起。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署名文章中提到,中法两国合建的台山核电站已经成为全球首台运营EPR机组、欣克利角核电站顺利起步、中方愿同法方深化核能等领域合作。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法国元首会谈时提出双方要深化核能等领域的合作,对接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

    王彪院长说,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是展示“中国制造”的国家名片,整体产业链能够带动5400多家企业“走出去”,创造大量外汇和就业岗位,能够优化能源结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地缘优势,气候变化对清洁能源的要求,华龙一号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都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优势条件。目前中国核电走出去进展迅速,如中广核集团的海外收入已经超过20%,创造了中企走出去的“八个最”。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约共建英国三大核电项目,将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模范项目。中法核校友已在其中发挥作用,目前有8名2016级的毕业生在欣克利角C项目工作,1名校友在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工作。可以预计将来会有更多的毕业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于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重大机遇以及中国核能加快发展的前景下,未来对核电人才的需求会很大。王彪院长鼓励同学们要增强信心,迎接挑战,在严格的培养模式下全方位提升个人素质,把握新时代核能发展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才干,实现个人价值,成为未来中山大学和中法核学院的骄傲。

    本次讲座让新生们深刻地感受到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显著成果,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成就,以及今后核能行业的广阔前景,加深了对学院、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树立成为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精英核能工程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