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起珠江 感受改革开放的力量——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深圳交流学习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了解国家大科学平台的建设发展,见证学校深圳校区建设进程,感受广东改革开放的发展力量,11月20日,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赴深圳经济特区交流学习。学院党委书记徐瑶、院长王为教授带领20名师生,先后赴深圳市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进行交流学习。

上午,学院师生分别赴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和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调研交流。在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交流座谈会上,研究院同步辐射光源工程经理部线站总体副主任(主持工作)司锐、加速器总体副主任(主持工作)刘桂民、杨磊先后介绍了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概况、组织架构、建设进展以及两个核心设施深圳产业光源和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情况。司锐副主任(主持工作)表示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与学院已有较深的合作渊源。王为院长深度参与了研究院的筹建工作,目前学院四位教授、副教授借调至研究院,这些合作为推动研究院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未来继续加强交流沟通、促进共同发展。王为院长表示,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作为深圳市光明科学城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需求规划布局的标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多种大科学平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能以此次拜访交流为契机,学习了解国家和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两区发展贡献力量,为中法核人才培养建设新基地。随后,王为院长对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指出两个单位学科上的高度交叉与融合,表示学院将利用自己在核技术及应用学科的优势全力支持综合粒子设施的建设。

学院师生在深圳校区管委会的组织下,先后参观了深圳校区项目部展厅、图书馆和公共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向师生介绍了校区整体规划、目前建设进展以及院系进驻情况。深圳校区建设充分尊重中山大学“形神兼备,和而不同”的校园设计理念,其以中山大学牌坊 - 主校门 - 孙中山先生雕像 - 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物连成的中轴线,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一脉相承”,突出了中国风格、中山精神、中大文化、现代技术、地域特色、办学特色。

下午,学院师生赴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了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该展览展陈面积6300多平方米,通过图文资料、视频短片、主题场景和互动体验,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进程。展览分为序厅、“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尾厅五个部分,全面、生动和立体地展现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
通过此次深圳交流学习,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了40年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深切体会到这份改革发展成绩单来之不易。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篇章。
初审:黄佳玮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