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我院举行专场招聘宣讲会
2020年11月26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王天博、卢凌峰一行来到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针对2021届毕业生举行专场招聘宣讲会。学院院长王为教授、党委副书记刘李云,青年教师代表及5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招聘宣讲会。
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老师对王天博、卢凌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感谢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对于学院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此次专场招聘宣讲会中有所收获。

招聘宣讲会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王天博介绍了核西物院的相关情况。隶属于中核集团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发的专业研究院,形成了以聚变能源开发研究为核心的聚变研究基地,以先进等离子体军民两用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化基地,以高等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人才教育基地的“一院三地”格局。此次招聘,核西物院设置了大量研究设计类事业编制岗位,希望引进优秀的青年骨干人才加入,共同参与聚变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王天博、卢凌峰老师现场宣讲

随后,王天博老师介绍了我国以及核西物院的核聚变发展历史及现状,以及核聚变发展的战略规划。聚变能源有望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我国对聚变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与国际同步。目前各国在托卡马克装置对聚变的研究进展喜人, ITER项目是国际核聚变合作的典型代表,核西物院作为国家ITER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承担了多个专项任务。由于ITER总部设在法国,未来核西物院对于掌握法语又具有核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有旺盛的需求。
互动与答疑环节王天博针对同学们关心的聚变领域人才缺口、聚变行业人才需求、研究院人才规模与培养、培训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本次专场招聘宣讲会吸引了24名研究生同学投递简历。参加此次招聘宣讲会的王天博、卢凌峰老师均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期间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法语的交流。同学们流利的法语和专业知识给招聘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院长王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核聚变能源研究是一个充满希望,拥有无限可能和机会的领域,对人类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核聚变具有光明的前景,同学们可以在这里将国家战略需要与世界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实现更伟大的人生价值。他鼓励同学们踊跃投身核聚变能源的研究与设计领域,为国家能源建设贡献来自中山大学的力量。

备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院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隶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院。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依托核工业体系,经过40多年的努力,拥有较完整的开展核聚变能源研发所需的学科及相关实验室,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四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研制”及“十五”“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任务,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实现了我国核聚变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发展,是我国磁约束核聚变领域首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单位。聚变研究和聚变相关技术的开发获多项国家专利,具有原创性的分子束加料技术等研究成果在国际聚变一流杂志及国际聚变能源大会上发表。
研究院原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郊区,“七五”期间部分迁至成都市,九十年代于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变研究实验基地。全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科技人员1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7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5人,中级研究人员434人。
文字:王会
初审:王志斌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