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我院博士生刘梦兰获中科院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
近日,我院2021级博士生刘梦兰申请的中国科学院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获批准资助,其研究课题为《基于壳模型的轻、中质量核区丰质子核β衰变及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性质的系统研究》。该课题计划在原子核壳模型框架下,结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上关于轻、中质量核区奇特核的β衰变的实验研究结果,优化现有的有效相互作用,对轻、中质量核区丰质子核的β衰变的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并系统地分析它们的同位旋对称性破缺性质。该课题期望对该核区的核与其镜像核之间的不对称性做出理论解释,更深入理解这一区域的同位旋不对称性的主要来源。
该课题是刘梦兰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物所)的工程师实习的延续。我院中法合作卓越核能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位学生需在校外进行三段式实习,包括一个月的蓝领实习、两个月的助理工程师实习和六个月的工程师实习,学生在第三次实习时完成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近物所为我院学生提供了优秀的科研实习平台,共有近18位2019级和2020级专业硕士生赴近物所开展工程师实习。
刘梦兰为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本科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2019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并入选首届中山大学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的双学位项目,同年9月赴法国格勒诺布尔开展为期一年的双学位学习,现为我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博士入学以来,刘梦兰完成了中国科学院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了论文《Cross-shell excitation in F and Ne isotopes around N = 20》,并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完成综述论文《Recent Progress in configuration-interaction shell model》并投稿至SCI收录期刊。
中国科学院高精度核谱学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集群、针对重离子物理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的开放型科研机构。为了促进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该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支持原子核质量测量、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放射性束物理研究、核天体物理、原子核理论研究、核探测器与核电子学和高电荷态离子结构与动力学等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
图文:刘梦兰
初审:袁岑溪、黄佳玮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