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榜样︱“核风细雨——最受欢迎的老师”王志斌

发布人:周越

       2023年教师节,学院开展了第二届“核风细雨——最受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在我院教学一线中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表彰热爱教育事业,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主办,学院团委和研究生会承办,由熟悉全院教师的在读专业硕士投票评选,王志斌老师获评2023年“核风细雨——最受欢迎的老师”。

image-20231007193447-1

个人简介

先后就读于内蒙古大学国家级数理基地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2013年至2018年工作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主管设计师。

2018年10月至今任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副教授。

一、备课不遗余力,教学事半功倍

在谈到自己的教学心得时,王志斌老师表示: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对待学生更要认真、用心。毋庸置疑,学院的老师都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但在课堂中想要高效地传授知识,青年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在备课上,选择更加生动、丰富多彩的例子进行知识的讲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当老师和同学都调动到最佳状态时,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不仅要有老师的适时引导,也要有同学们的踊跃互动,因为活跃的课堂氛围更能够激发老师们的授课热情。

王志斌老师说,有2位学生让他记忆深刻。

在一次TP课上,王老师布置了一道比较难的上机作业,并表示同学们可以用两大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临近午饭时间,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大都离开教室前往食堂,但有两名同学坚持奋战,在12:40左右实在饥饿难耐时,申请饭后回来继续完成作业,并与王老师商量能否不锁机房门。等王老师匆匆吃完饭赶回来时,却发现这两名同学已经早早地坐在了电脑面前继续完成剩下的内容。

学生的刻苦精神和坚韧毅力深深地感染了老师,也激励他在教学中投入更大的热情。

 

王老师在调试等离子体产生装置

 

二、低头拉车抬头看路,面向未来心中有数

采访中,王志斌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特别期待,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大学期间做好未来的规划。

大学与高中阶段截然不同,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很多人可能懵懵懂懂,听取家长建议或根据熟悉学科的程度选择专业,比如高中数学、物理学的好,大学就选择数学、物理专业,认为自己在这个专业上学习起码不会有太大困难。

这就要求大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道路有所展望,要对不同的人生道路有所了解,对未来大致走向心里有底。建议利用实习实践、朋辈交流等方式了解职场工作、国内深造、出国深造等发展道路的特点。比如有些同学会在读研过程中发现他们对做研究非常感兴趣,立志成为科研人才。

中法核同学们课程压力重,大部分同学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只是机械的吸收知识,对于专业前景却不甚了解。

与本科早期的奠定基础不同,高年级的同学需要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需要时间为自己的未来做探索和选择。在大四期间,同学们一部分人忙于找工作,另一部分人忙于复习考研。而保研的同学也需要适应从课程学习到研究学习的转变,要经常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要及时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王老师说,如果适当减少大四部分课程,学生会有更大的自主学习机会。

王老师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在抉择未来时不应该是别人出国我也出国,别人读研我也读研,而是统筹考虑个人兴趣、发展阶段、职业远景和家庭情况等因素,综合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image-20231007193447-3

王老师与中国环流器3号托卡马克装置合影

 

采访:张菁杰

文案:张菁杰

排版:詹泽仪

初审:张智翰 马雷妮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