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榜样︱第三届“中法核校友奖学金”获奖者胡竣恒

发布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导语

秉承“分享与互助“的精神,中法核校友会设立了校友奖学金。三年来,持续激励中法核学子发奋图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022年11月26日,第三届中法核校友奖学金答辩会顺利举行。来自2019级、2020级、2021级的10位优秀学生参加了答辩,展示了各自的大学生活风采,以及对校友奖学金的体会。

“校友奖学金”不仅考察申请者的学习成绩,更注重考察申请者的综合素质,鼓励在大学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届“校友奖学金”评选结果日前已经公布。同学们应该都对学霸们“既学好课程,又全面发展”的秘诀感到好奇吧,我们将发布一系列推送,分享获奖者的自我成长的经验与体会。

正如一位校友说的:一个人走一条路是很艰难的,但如果有人并肩作战,更能坚持下来,更能获得成功。

校友奖学金将秉承“分享与互助”精神,鼓励更多在校生全面发展。

 

 

 

个人简介

 

胡竣恒,男,汉族,2000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2019年入学,曾获2019-2020、2020-2021、2021-2022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中山大学2020年红色诗文诵读比赛三等奖、2021年珠海校区羽毛球协会院系赛团体第五名、中山大学第二届“人人环保、天天环保”知识竞赛三等奖、珠海校区第一届实验安全知识竞赛团队三等奖。

 

个人事迹

 

序言

 三年前的那个暑假,我踏上唐家湾畔、凤凰山下这片藏龙卧虎的热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路人一起,眺望日出日落,坐看云卷云舒,为了成为卓越核能工程师而勤学苦练、磨砺自我。

 而现在,我相信:所有的汗水都没有白费,一切付出终将迎来回报!

 

一、初入法门,不断历练闯关

 

刚踏入中法核的大门,我就被一座宏伟的关卡挡住去路:此关唤作“法语关”。

驻守关卡的老师们从嘴里吐出奇怪的发音,手中不时比划出各种手势。我就像新生婴儿般一点一点地咀嚼着这来自重洋之外的韵律,口中跟着念念有词。

在法语课上,我积极跟上老师节奏,主动回答问题;在课后,我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小程序打卡、练习册、思考题,每个任务都尽我所能地去完成。

遇到生词就反复查字典,法语助手中的单词常常提醒我,该词已经查阅了两三次。

听力材料一遍遍听,直到听清句中的每一个词;时常与老师和同学练习对话,不断提高口语熟练度。

就这样,我一步步跟法语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友”打好关系,逐渐理解了他与另一位老哥英语微妙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法语的规律性很强,例如动词变位:初学时觉得毫无章法可言,深入了解后才能发现其规律并触类旁通。

在通过法语这一关之后,又有两座大山接踵而至:数学和物理。一个是体系化、理论化极强的抽象空间,着重逻辑推理;一个是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现实世界,强调应用计算。

三年的数理洗礼使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加强理解性记忆,多看多记,多动手推导,多重做错题,最重要的是把过程弄明白。

还有几个学习小窍门:多向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当天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主动争取在习题课上黑板做题。只有跟上老师的节奏,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更上一层,化身中流砥柱

 

在课程学习之外,我也勇敢地向更高的山峰迈进。

在大一上学期,我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党章学习小组的一员。

在入党的道路上,重要的并不是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是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

大二上学期我曾参加学校组织的红色诗文朗诵比赛,感受到了学院党组织团结一致、斗志昂扬的氛围。我们拿出午休和周末的时间进行排练,一次次地磨合朗诵节奏音调,一次次地安排台词分工,最终达成了默契的配合。

   如今我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更加能感受到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更加希望能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终生。

同样是在大一上学期,我加入了令我收获满满的中法核团学联宣传部(现为团委宣传部)。

刚开始,我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干事,采风经验欠缺,排版和设计能力不足,经常遇到指导老师对采风照片不满意,排版和海报工作被发回重做。

为了提高能力,我虚心向轮值主席、部长和资深干事请教,不断修改作品,努力打磨技术,直到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到了学年末,我的工作得到认可,我被委任为下一任部长,正式接过了学工宣传这面大旗。

在我的努力下,新公众号“中大中法核学工”正式启用。8位新人加入团宣部大家庭,并在我们4位“元老”的培养下逐渐独当一面,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我体会到领导层身上那份重担:对外代表着整个部门,要对部门的行为负责;对内则要做好任务分配,同时给予干事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这份责任同时也是我的荣耀,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前行,勇攀高峰。

 

三、破茧成蝶,焕发绚烂光芒

 

若要问我,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坚持三年从不间断,那我的回答一定是:体育运动。

大一开学之初,我就加入了心驰神往的羽毛球院队。在这里,我经历了优秀学长和球友们的轮番“军训”,在苦练基本功和参加比赛博弈的过程中历练心境与毅力,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提高,最后获得十足的自信与快乐。

我还组织拍摄了球队训练和比赛的vlog,并在学工公众号上推送,向外界展现球队的良好风貌。

与此同时,我还坚持了规律性的长跑。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每年一度的学校体测,另一方面则是为工作学习和体育运动积累充沛的活力。从刚开始觉得胸闷气短腿酸,到后来气定神闲,我不断追求更高的配速。

长跑更像是一个与自己较劲的过程,只有不断超越自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感受到长跑的乐趣。

到了大三,我又尝试拓展新的运动项目——网球。我从零开始,逐步摸索出击球的动作要领;并且不断邀请同学成为新的球友,发展壮大网球群;还给新手球友进行针对性多球练习,快速提高他们的水平。

至此,我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提升自我能力,还在于分享运动的乐趣,用体育去感染和点燃身边的人。

此外,我亦参加过不少课外实践,例如学院2020年的新年晚会舞蹈表演,在观众面前展现自我;大三暑期在海天公园举办的沙滩公益捡跑活动,体会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盏明灯,点亮我心中的梦想,指引我通向更大的舞台。

 

 结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中法核的卓越工程师教育,指引我注重细节、扎实基础,鞭策我不断进步、超越自我,鼓励我拓展视野、胸怀天下。

从现在起,我将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进取的姿态,力争为祖国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