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声论坛(总第205期)
放射性物质测量中的统计规律及测量结果表示
发布人:邢丽丽
发布日期:2025-11-06
主题
放射性物质测量中的统计规律及测量结果表示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瀚林3号C615讲学厅
主讲人
刘春立 教授
主持人
康明亮 教授
摘要:
放射性物质的特点是不断地发生衰变。放射性物质衰变的结果使其含量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不同的统计模型加以描述。放射性样品分析在放射化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鉴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随机性,放射性样品的分析涉及到对随机变量的处理。此次报告简要讨论放射性物质测量中的统计规律,放射性样品测量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表示。
主讲人简介:
刘春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核环境化学课题组学术组长。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专业,1999年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学原技术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5年至1999年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从事环境安全研究工作。2001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起主讲放射化学和普通化学(B)课。1988年至今一直从事环境放射化学科研工作。
中国核学会、化学会、辐射防护学会、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环境放射化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锕系及裂片核素在地圈中的化学和迁移行为系列国际大会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原子能机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创新中心理事,海水提铀技术创新联盟理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辐射防护》、《湿法冶金》、《核科学技术与应用》等杂志编委。曾任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核学会(化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第七、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锕系物理与化学分会副理事长;北京核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环境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