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声论坛(总第198期)
基于加速器制备新兴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发布人:邢丽丽
发布日期:2025-07-04
主题
基于加速器制备新兴医用放射性同位素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瀚林3号C615讲学厅
主讲人
王一正 副研究员
主持人
张广鑫 副教授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精准诊断(如PET/SPECT成像)和靶向治疗(如α/β核素治疗)。然而,全球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供应链高度集中,大多数国家依赖进口,面临供应不稳定、价格高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核医学的发展。本报告将系统分析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全球发展现状,比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医用同位素研发计划。同时,报告将聚焦于新兴诊疗同位素的研发挑战,以铽-155、钪-44、锆-89和铜-64为例,深入探讨利用加速器制备同位素的关键环节,重点介绍制靶、核反应截面测量以及分离纯化的核心技术。本报告还将介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在新兴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王一正,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法国南特大学。曾任职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SUBATECH实验室及法国ARRONAX回旋加速器平台,作为欧盟医用同位素研究计划(PRISMAP)的技术骨干,独立完成了基于氘核加速器制备放射性核素铽-155的工作。2024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深度参与中国科学院医用同位素的研发工作,主导开发了国内首个液体靶制备钪-44的工艺流程。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及会议报道12篇,曾获第十二届中日韩放射性药物科学研讨会最佳口头报告奖,现担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同位素》杂志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