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声论坛(总第190期)
缪子科学及其多学科交叉应用
发布人:邢丽丽
发布日期:2025-05-15
主题
缪子科学及其多学科交叉应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瀚林3号C615讲学厅
主讲人
潘子文 副研究员
摘要:
缪子属于基本粒子,是当前粒子物理和多学科交叉应用等前沿研究领域的重要探针。缪子发现于原初高能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后的“遗迹”,也可由加速器人工产生,由此发展出宇宙线缪子成像、加速器缪子自旋谱学及缪致X射线元素分析等多种重要的物质成像和表征技术。宇宙线缪子作为天然的成像探针,已经在历史遗址考古、地球物理探测、国土安全检测和核电安全运行等不同场景成功应用;加速器缪子作为独特的量子磁探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表征与磁性相耦合的磁性材料、超导体、半导体、自由基和电池等物理、化学、能源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加速器负缪作为灵敏的元素/同位素探针,也已经被用于珍稀文物、地外物质和锂电池等领域的元素分析。本次报告将介绍缪子科学与技术在这三大领域的工作原理和交叉应用,以及国内缪子源及相关探测装置的研究进展。
主讲人简介:
潘子文,2014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留校先后任博士后、副研究员。自读博至今,一直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合作开展缪子源及谱仪设计与装置研发,为我国从无到有发展了两代缪子自旋谱仪装置;目前也开始参与基于惠州CiADS大科学装置的缪子源谱仪设计。从2021年开始,将研究领域拓展至加速器缪致X射线元素分析和宇宙线缪子成像领域,实现了对缪子科学主要应用研究领域的全覆盖。在缪子探测装置研发方面已发表近20篇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以及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课题的资助,参与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区域联合重点基金,2024年荣获由小米公益基金会资助的“小米青年学者”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