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声论坛(总第143期)
核燃料循环中的辐射化学问题
发布人:邢丽丽
发布日期:2024-04-01
主题
核燃料循环中的辐射化学问题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瀚林3号C615
主讲人
翁汉钦 预聘助理教授
报告摘要:
辐射效应的影响贯穿核燃料循环整个流程。在乏燃料后处理中,电离辐射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萃取剂,使之分解,也可以使水和稀释剂分解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辐解产生的自由基与萃取剂反应,会改变其原有分子结构使之间接辐解。一方面,萃取剂的结构变化必然改变与金属离子结合能力和在两相中溶解度;另一方面,溶剂辐解产生的活性物种还会与金属离子反应改变其价态,二者均会影响萃取效率和分配比。在高放废液储存和玻璃固化中,水溶液和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气,威胁乏燃料后处理相关设施安全。辐射化学反应还会改变裂片核素价态,生成高熔点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不仅影响玻璃体的力学性能,甚至会造成焦耳炉运行故障。在长期地质处置过程中,辐射场耦合作用下的放射性核素近场、远场迁移行为与冷实验、模拟结果也相去甚远。四代堆的燃耗高,乏燃料放射性强,裂片产物多,相关的辐射化学问题研究既是良好机遇也是重大挑战。
主讲人介绍:
翁汉钦,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预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放射性核素分离材料、分离技术开发,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瞬态过程研究。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报告20余次,多次获得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曾受邀在the 30th Miller Conference on Radiation Chemistry、第65届日本放射线化学会学术年会等辐射化学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