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我院组织新教师参加2022年新入职教职工培训
为帮助新入职教职工尽快熟悉情况、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于8月25日至26日开展2022年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学院党委组织新入职教职工在学院分会场参训,开展校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纪律教育等专题培训。培训中,学院党委书记徐瑶与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交流。
徐瑶书记代表学院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新大楼搬迁等工作的最新情况。中山大学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新格局。我院是特色鲜明的中外合作办学工科院系,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成功探索出服务于我国核能行业战略需求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徐瑶书记强调,人才是学院办学的核心资源。学院党委一贯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促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石。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希望新加盟学院的老师们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办学宗旨、主动融入学院教研工作,全心投身于人才培养事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守好师德师风的职业红线,扣好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和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使命;以培养高水平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具备“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道德修为;尊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为有所止。努力成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本领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四有好老师”。学院党委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调动支部、工会等党群组织力量,为教师潜心育人、专注学问、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环境,为教师职业发展与学院事业进步实现同频共振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下面是新教职工代表的参训体会:
王凯副教授(核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作为一名入职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新人老师,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学校组织的入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处处能体会到中大以人为本,关怀学生的理念:比如开设辅修学位、辅修专业和微专业三种辅修体系,为学生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激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了条件。虽然中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高校,但充满了青春和变革的活力。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吸收并结合中法两国在核工程师培养方面的优势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工科院系。对于我们核能方向的青年研究者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未来的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院发展和中大的核能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红副教授(核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自2022年初回国入职中山大学以来,我一直在为适应国内大学的节奏,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山大学而努力。尽管自己一直为能成为中大人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人民教师身上的那份责任。感谢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精心组织的这次培训,它就像一场及时雨,使我对党和国家的百年征程、中山大学校史、学校教育规范、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培养体系、高校科研管理、师德师风、财务管理与纪律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处莫华处长对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立大志,做大事”的教诲,以及学生工作部曲翔副部长对我们“吃得了苦,受得了累,经得了批评”的勉励。这也是我自己本身的追求。最后,再次感谢人力资源部门为我们新老师准备的这一份暑假开学大礼包,它让我面对新学期更加胸有成竹从容淡定,让我面对未来更加坚毅而笃定。
王来顺副教授(核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感谢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的精心安排和周密组织,两天的新教职员工入职培训内容丰富,信息全面,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专任教师,掌握校史、熟悉校情是必须的。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增强了自己身为中大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次培训让我们更加清楚学校在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与工作和成长息息相关的政策和纪律,帮助我们设立更加清晰的发展目标。尤其是财务政策及案例讲解形象生动地让我们熟悉科研经费使用规定。在教师行为规范方面,我深刻意识到廉洁从教是底线,师德师风是红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问题上绝不可踩红线。
魏月环副教授(核技术与应用方向)
两天的培训,收获丰富,感触颇多,受益非浅。学校的知名教授们,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讲到中山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也深刻体会到,党和学校在发展教育事业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学校赋予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通过学习了解到学校加快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方针政策。本人也期望能尽快成为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一分子,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我也相信中大能在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蒋季伸副教授(核材料与循环方向)
本次的新入职教职工培训让我更系统、全面、清晰地认识了中山大学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纪律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作为一名新晋升进入教师队伍的中大人,我也在思考着学生培养、课堂教学等新问题。本次培训及时有效地给予了我解疑答惑的途径,使我豁然开朗,对自己在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学生的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我也更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提高学术修为,更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张一怒特聘副研究员(核物理与核数据方向)
伴着台风“马鞍”的脚步,中山大学2022年新入职教职工综合培训也如同“马鞍”一样,帮助我骑上中山大学这匹飞驰的骏马,向着前方奔进。如果没有马鞍,骑手便无法稳健骑行。入职培训这套马鞍让作为新人的我迅速了解中大辉煌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不仅让我更加深刻理解党的奋斗目标,更帮助我将个人的科研、教学目标融入到党的百年奋斗目标之中。帮助我思考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研究员。“马鞍”也保护骑手,让我们了解科研工作的纪律要求,在一个个鲜活案例中理解遵守财务管理和财经纪律的重要性。感谢学校在台风“马鞍”中,送来让我们新教职工能够快速、安全、有效地骑上中大这匹飞驰的骏马的“马鞍”!
王达博士后(核材料与循环方向)
中山大学今年组织的2022年新入职教职工综合培训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及财务管理以及纪律教育等专场,向新教职工介绍了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为专职科研人员的我受益匪浅,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学校在科学研究上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次培训是一次让科研人员拓宽视野,把握方向、更新观念的好机会。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重要源泉,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研究方向的工作,更应该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多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快跨学科合作,协同攻关科研问题。接下来我会一如既往的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创新科研思路,改进研究方法,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大科研人。
图文:蓝澍德
初审:周越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