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校友日|我院举行2021年校友日活动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21年11月13日,我院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友日活动。七位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与师生们亲密交流,分享学业和职业发展经历,表达对学院和老师们的感恩之情,给师弟师妹在学业和职业发展方面提出建议,参观珠海校区新建的大楼和景观。

今年回校的七位校友代表是:中广核设计院核仪控设计师韩子琰、中广核研究院安全分析工程师徐苗苗、法国国立蒙彼利埃高等化学学院博士刚毕业的陆子杰、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同步辐射工程经理部研究员彭子菱、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覃聃文、前沿资产管理公司量化研究员及产品经理吕晨、自主创业者兼多家工程与商贸公司法人龙俊辰。院长王为、党委副书记刘李云、院长助理康明亮、研发中心副主任刘洋、短聘专家江仁台、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吴文斌和辅导员梁萍萍出席了校友日活动。

 

洋溢关爱的第二届校友奖学金答辩会

 

当天下午,我院2021年校友奖学金答辩会在学院会议室F309进行。参与答辩的十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介绍自己的学业和社会服务等情况。校友评委们提出问题,给予点评,表达期望,赞赏同学们热爱学习并互相帮助的风气,以及参加“数学建模小组”、“大创实践”等业余项目的积极性。校友们对答辩同学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答辩同学表示,将会怀着感恩之心继续奋勇向前。会后,答辩师生合影留念。

 

 

“中法核校友奖学金”自2020年创办以来,一直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服务同学和社会,体现了校友们对师弟师妹的关爱和厚望。

答辩会结束后,学院领导和教师代表与校友们举行晚餐会,听取校友们对学院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建议。

 

气氛热烈的学业与职业发展交流会

 

最受欢迎的校友学业与职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准时开始。

在提问交流环节,校友们就出国深造、“读研还是就业”等问题给予了建议。

作为校友的覃聃文老师提到,出国读博和本院读博都是很好的选择,现在学院已有很好的研究条件,学院刚刚获得了“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学们要学会寻找和分析信息,就不怕做选择。

康明亮副教授表示,经过学院的培养,我院的毕业生都是很优秀的,很多国外学校找我院老师推荐读博的学生,并提供全额奖学金。建议同学们多与专业老师交流,获得出国深造的信息。

在有关“深造还是就业”的问题上,校友们表示,工作与深造在本质上并不冲突,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兴趣选择。陆子杰校友表示,如果喜欢做研究,读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想先就业再读博,在职读博也是不错的选择。

校友彭子菱分享了在法国读博士后选择回国工作的经历,指出了现在国家提倡科技强国,正在做大布局,举全国之力建设大科学装置,这个在欧洲国家是很罕见的。感恩遇上好时代,抓住机遇,发挥个人所长,不负好时代,这是我们一代青年的使命。

校友徐苗苗和韩子琰就同学们对中广核研究院和设计院的区别做了回答。校友龙俊辰则在自主创业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校友们还就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个人经历发表了看法。校友们指出,预科阶段大量的数学和物理课程能为大家打下扎实的理科基础,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徐苗苗校友指出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她通过“华龙一号”项目GDA审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吕晨校友则指出了良好的数学基础是他工作中的底气,也决定了在高科技行业工作的发展上限。

校友们认为,工程师阶段几周快速结课和考核的设置,既能培养短时间内高强度消化爆炸性信息的能力,又能增加知识的广度。韩子琰校友表示,在工作中自己几周内就能把一个课题吃透并完成申报工作,就得益于这种课程的锻炼。徐苗苗校友指出,核电是一个综合性的不断接受信息轰炸的领域,拥有良好的知识广度能让我们对信息保持良好的敏感度,这种对知识的敏感对职业发展很有利。彭子菱校友则表示,自己曾经也对这种课程设置很不适应,但读博和工作以后才发现,这种节奏是工作常态,趁早适应会比较好,不能适应则慢慢适应。覃聃文老师曾经比较过国内外很多核学院的课程设置,发现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学院能像我们学院一样,开设的课程覆盖了核工业链的所有环节,其中涉及知识的广度和宽度都是非常突出的。

最后,王为院长做总结性发言,感谢校友们对母校的厚爱,鼓励同学们向校友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成果,在新时代为祖国和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为院长、刘李云副书记和吴文斌副教授为“热心校友”代表颁奖,赠送院庆纪念品

 

 

校友们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活动虽已结束,但交流仍在继续

 

图文:门启云、闫靖宇、朱奕勋、叶文浩、姜懿珊
初审:梁萍萍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