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4|三个中法核学生的“抗疫”故事
在全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期间,我院学子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到防控疫情的志愿工作当中去。此前,我们报导了张伟健、邹镇宇和李金霖三位同学的“战疫”故事,后来我们了解到更多主动投入“战疫”的学生,下面是马浩添、蔡博帅和陈坚城自述的“抗疫”故事。
马浩添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共青团员,高中毕业于石家庄精英中学

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虽然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河北石家庄,我还是能感受到那紧张的氛围。我所在的小区在新年之前就开始进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不得轻易进出。
在接到学校鼓励大学生参与防疫志愿活动的倡议后,我主动联系了小区的居委会,加入值班轮岗志愿工作。我工作的内容是下午2点到4点在门口的值班亭值班。说是值班亭,其实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当时还在寒冬,冷风呼啸,而门口的位置正处于风口的地方,风力更劲。我负责登记进出小区的人员,并且测量他们的体温。工作简单但也相当艰苦,我坚持工作了两个星期,直到学院开了网课才停止值班。
我的行动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按我爸的话来说,就是为小区几千人站岗,也是为防疫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了,是年轻人应该做的事。
相比那些在前线奋斗的医生护士,我所做的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工作中,我密切关注着抗疫的进展,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遇到困难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也更加敬佩那些舍己为人的医生,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尽力抢救生命。中国人民正是有了他们的挺身而出,才有岁月静好的生活。
陈坚城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共青团员,高中毕业于佛山市石门中学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欢乐的新年气氛。起初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谨遵专家的建议“宅”在家里,尽可能不外出,减少被病毒传染的风险。
随着疫情愈发严重,各个社区都采取了“封禁”的措施,社区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防疫工作,我主动报名参加了防疫的志愿活动。
我负责的工作是测量居民的体温,登记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和出入车辆信息,并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防疫活动。
刚开始时,正如我所担心的,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不愿配合工作。经过我们的反复解释和劝导,最终居民都会遵守防疫要求,还得到很多街坊的赞许。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测量一位阿姨的体温,那位阿姨提着很多东西,恰巧测温仪出了点问题,我们不得已让那位阿姨提着东西等了很久,完成测温以后我很不好意思地向她道歉。她不但没有不耐烦,反而说,应该感谢我们的付出。
虽然我仅仅值班了一个星期,但是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大家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取得完全的胜利。
蔡博帅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9级硕士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于安徽省阜阳三中
在疫情期间,我前往家庭居住地所属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按照社区的统一安排,协助社区工作者进行社区出入登记、体温检查等工作。在本次志愿服务中,我再次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伟大力量。
图文供稿:马雷妮
编辑:字言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