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证明——金梦婷、徐苏扬获法语戏剧大赛全国冠军
2018年3月24日,“法语戏剧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拉开帷幕,我院金梦婷和徐苏扬同学,在Jonas、卞莱特老师带领下参赛,凭借出色的法语表达和精湛的表演技能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冠军。
作为两位工科学生在法语戏剧大赛中获得全国冠军,这充分体现我院学生优异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挑选作品时,她们就满怀勇气,瞄准了最高的难度:冲突强烈、情感激烈、动作夸张的一幕戏——莫里哀的《女学究》。
其次,在排练和准备过程中,她们力求极致。由于赛程安排紧凑,她们在寒假提前一周回来排练。在Jonas的指导下,她们从每句台词的情感把握,到对应的动作设计,再到道具的选择,事无巨细、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在每周四十节课的间隙,她们争分夺秒完成数不清的作业,以及复杂的实验报告后抓紧排练,表演技能进步神速,仅仅准备了十二天就参加决赛,却一举斩获华南区唯一的决赛资格!在决赛中,除了演戏还有问答环节。为了达到从容应对各种文学问题,她们紧张排练之余,又在两周内学完了《莫里哀戏剧全集》、《莫里哀传》等5本中法文学书籍!
还有,在形式设计中,教练和两位同学大胆发挥创意。在性别选择上,女扮男角;在戏服选择上,采用京剧戏服,并以两把折扇作为道具。在动作选择上,则是运用了中国功夫的打斗。这些创意在剧情之外大大增添了戏剧性和创意感,诙谐奇趣,令人耳目一新。
而Jonas老师作为教练也倾尽全力,与两位演员一起钻研了17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京剧表演、京剧化妆、中国功夫、声乐基础、十四行诗和唐诗的比较等等课题,就成了两位演员眼中“无所不知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金梦婷和徐苏扬同学,一举击败与戏剧和文学接触已久的其它四支大学代表队,摘取了桂冠。
谈到获奖经验,两位冠军不忘给中法核学子打鸡血,表示超强的快速学习能力正是此次夺冠的关键之一,正如她俩在总结经验时说到三点:
一是中法核高强度到令人窒息的课程安排(每周五十节课,一月学完电磁学,一周学完狭义相对论)让我们具备了超强的快速学习能力;
二是无所不知的Jonas老师;
三是中法核让人心生畏惧的名声。
决赛现场剧照
利用中午时间抓紧排练
金梦婷、徐苏扬和带队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