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所许敏所长来访我院 ——“聚”合力、“变”未来!我院与核西物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座谈会

发布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应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邀请,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研究所所长许敏研究员于12月26日~27日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27日上午8:30,在教学楼 F324 会议室,许敏所长与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领导和相关专业老师针对核西物院与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未来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此次会议中法核学院与核西物院双方人员进一步增进了互信,我院王彪院长、马显锋副院长及部分教学科研人员代表参与了讨论。

 

我院部分教师与来访专家合影

 

     在本次座谈会中,许敏所长介绍了核西物院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着重介绍了最新的HL-2M装置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强调核西物院不仅围绕磁约束聚变装置及等离子体开展研究,在核聚变涉核部件与材料研究方面也具备雄厚的研究基础与实力。近年来,核西物院在中核集团的支持下,在ITER国际热核聚变项目中承担了重要的建设工作,与法国CEA等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目前,核西物院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愿意与中山大学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王彪院长详细介绍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史,以及学院“中法特色”的人才培养成果。王院长介绍说学院是中法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我院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核专业背景,同时由于在读期间部分课程采用英语和法语授课,毕业生的英语和法语水平很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此外,王院长还介绍了学院的特色科研方向,表示希望能够跟核西物院这样的聚变国家队成员单位开展实质性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与核西物院在联合人才培养方面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双方将按流程开展共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框架协议的签署工作,力争将核西物院作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双方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毕业设计培养环节,充分利用核西物院和中法核学院双方的优质师资力量,为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此外,双方决定将进一步推动两家单位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互访,增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积极开展国家、中核集团和广东省各类基金的联合申报工作,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前期基础。

 

     会后,许敏研究员与部分对核西物院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他表示非常欢迎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同学未来到核西物院实习实践并参与核西物院的研究工作,也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毕业后到核西物院继续深造或工作,为我国核聚变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录:

来访嘉宾介绍:

     许敏,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所长。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中欧核聚变战略伙伴联合工作组中方代表之一,负责协调中欧核聚变双边合作。1997年至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留学,2010年获得该校机械航天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同年留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能源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核西物院简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Southwestern Institute of Physics,以下简称核西物院)是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事业单位,全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科技人员1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7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155人,中级研究人员434人。核西物院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最早从事受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专业研究院,已培养出300多名硕士、100余名博士研究生。核西物院拥有完整的进行核聚变能源开发所需的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聚变堆材料、核聚变装置实验、聚变关键技术、聚变堆设计、聚变堆工艺等学科,研究院设有1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建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