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核芯”团队获全国第十二届并行应用挑战赛应用赛道二等奖
8月13日至16日,第21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CCF HPC China 2025)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同期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并行应用挑战赛(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简称PAC)决赛及颁奖典礼于15日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师生组成的“核芯”参赛队再创佳绩,继2021年获该赛事“最佳应用”三等奖后,今年再度闯入决赛,并成功摘得PAC2025应用赛道二等奖。

决赛现场
“核芯”参赛队指导老师为吴文斌副教授,队长由2024级博士研究生陈鹏宇担任,队员包括2023级硕士研究生黄健煜、2024级硕士研究生姬少斌、邱俊涛。队名“核芯”寓意将多“核”高性能计算“芯”片大规模应用于“核”动力堆“芯”的高精度数值模拟。
参赛队以“基于华为鲲鹏的反应堆中子输运程序CORE-MOC性能优化研究”为主题,面向先进核动力堆芯高精度、高效率数值模拟软硬件全面自主化的战略需求,在国产鲲鹏集群上针对团队自主开发的中子输运程序CORE-MOC开展了迁移适配、性能调优、集群测试等系统性工作,实现了1.5万+核跨节点、多进程、多线程、向量化的高效能、大规模并行计算。

团队合影
本届并行应用挑战赛由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指导,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竞赛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作为国内并行计算领域的权威赛事,汇聚了无数科研智慧与行业实践。获得了国内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的参赛支持,现已逐渐发展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并行计算赛事之一。2024年开始全面转向采用鲲鹏作为计算平台,彰显我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决心,进一步推动国产化技术生态的完善与应用实践。

指导老师吴文斌副教授感言:
针对全新的软硬件环境,在有限的时间里,同学们完成了环境适配、软件迁移、性能调优、大规模并行测试等工作,克服了诸多困难,获得了应用赛道二等奖,祝贺每一位同学。“核芯”团队长期致力于将先进数值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应用于反应堆物理高精度数值模拟,并实现该领域软硬件全面自主可控的目标。最后,感谢赛事组委会,感谢并行科技和华为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技术支持。
队员感言:
在吴文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依托PAC这一高水平竞赛平台,借助华为鲲鹏高性能计算集群的支持,我们得以在国产化软硬件环境中开展并行程序优化的实践。通过本次比赛,我们系统地补齐了在并行计算领域“方法论与工程实践”方面的短板。从并行架构的理解、性能剖析方法的掌握,到NUMA亲和性调优、MPI通信优化以及向量化实现,我们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并行优化知识体系,并积累了可复现的工程经验。此次参赛经历显著提升了我们在问题建模、性能调优和跨架构迁移等方面的科研实践能力。
撰稿:陈鹏宇
初审:吴文斌、周越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