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刘子若

发布人:周越

  刘子若,女,共青团员,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2022 级本科生,连续三年担任居里学习委员,曾任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学生会团委办公室干事。曾获“2021-2022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三等奖”和校级“优秀团员”等。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字校训由孙中山先生亲笔为中山大学题写,同时也成为了刘子若同学的人生信条。
  在过去的两年时光里,刘子若同学始终铭记孙中山先生的谆谆教诲,将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她博学而笃行,不仅在课堂内外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更在学生工作中热心服务同学,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同时,她还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社会公益实践,将个人的微薄之力汇聚成涓涓细流,融入中山大学百年辉煌的历程之中,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学海无涯,博学笃行
  刘子若的学术之路,是一条不断超越、勇攀高峰的旅程。大一学年,她便凭借出色的学业成绩荣获了国家奖学金的殊荣。步入大二,她更是不懈努力,综合测评成绩跃居榜首,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学习榜样。
然而,刘子若的求知之路并未局限于课堂这一方天地。课外阅读成为了她拓宽知识视野、深化思想认知的重要途径。《资本论》《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都是她的案头读物,这些书籍在她的思想深处引发了深刻的共鸣。


  此外,刘子若还充分利用大一、大二期间的闲余时光,积极选修了众多专业之外的公共选修课程,如《社会学概论》《德国电影史》《中国女性网络文学》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等。这些课程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她的人文底蕴,还让她在跨学科的交流与碰撞中,发现了全新的思考维度与视角。

  二、公益服务,温暖社会
  刘子若不仅在学习勤勉认真,更是一位热心的公益使者。
  大一假期,刘子若放弃了休息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图书整理、垃圾分类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活动中,竭诚为社会中的儿童、老人等群体提供服务。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播撒温暖与希望的种子,传递正能量。
  大二学年,她担任学院综务部及团委办公室干事,负责志愿时录入等工作。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她还积极参与筹备学院举办的校史知识竞赛、“春日来信”等活动,为校园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科研之路,勇攀高峰
  在课外竞赛与科研的舞台上,刘子若同样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大一时,她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荣获省三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激发了她继续在学术海洋中遨游的决心与勇气。
  步入大二,刘子若又积极参与了“核+X”科普比赛,致力于向公众普及非法核取证的知识,为核事业的科普宣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努力让更多人得以窥见核技术的双刃剑特性,有效帮助公众提升核安全意识。她还参加了清华大学和三门核电共同举办的“世界核大学清华周”活动。她深入学习了核领域的专业知识,对核聚变、核燃料处理等前沿子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次宝贵的经历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她的学术视野,更为她未来的科研探索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此外,刘子若还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线性溯源取证方法研究”校级大创项目。她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项目获“优秀结题”,并发表了一篇论文。这一成果,不仅充分展示了刘子若在科研领域的深厚潜力和扎实能力,也体现了她作为团队领导者的能力。
  刘子若同学在学习、公益、竞赛科研等多个方面表现优秀。她用智慧和汗水在青春岁月里铸就了中法核学子的青春华章,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文:刘子若、翟兰星
初审:党丽萍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