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王为院长讲授本学期“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周越

  2024430日中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为教授在教学楼F405讲授本学期“思政第一课”,主题为“双碳”战略下的核能发展及其时代意义2022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思政课围绕“个人学习经历”、“学院学科育人目标”、“双碳战略意义”以及“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四方面展开。

 

讲座开始时,王为院长由此前的思政课内容引出本次课程的重点——“双碳”战略下的核能发展及其时代意义。王为院长从自身经历出发,指出了核科学技术相较于其他理工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在现今社会具有的独特意义。

接着,王为院长回顾了中国核事业的伟大发展历程和成就,以及“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先生和“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先生等老一辈核能科学家对中国核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前辈们当年的奋斗为当代年轻人追求学术前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为院长和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了解同学们对所学专业领域的理解和认知,强调我院育人目标是培养卓越核能工程师,为未来核能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王为院长通过近期的极端天气问题引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战略——“双碳战略”。通过电动车使用的例子,引发了同学们对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的思考。他指出,目前我国的电能主要来源依旧是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仍然存在巨大的碳排放问题,因此电只是能量的媒介,能源问题才是碳排放问题的本质,开发清洁能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核能作为现今技术比较成熟的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核能事业是我国“双碳战略”必不可少的一环。

王为院长从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视角,指出“双碳战略”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与实际国情提出的长期战略,介绍了“双碳战略”的战略部署与具体内容。王院长鼓励同学们,中山大学所处的大湾区是世界上少有的核技术设施集中地之一,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充分利用学院和学校提供的平台,把握地域优势,继承先辈精神、把握机遇,为未来的核能事业做出贡献。

 

文案:江琳

编辑:詹泽仪

初审:马雷妮

审核:刘李云

审定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