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 | 我院举办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布人:周越

  2024年1月12日至14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能与核技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顺利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秘书以及梁活、刘琉、王旭明、吕春莹、彭靖含、徐昌恒、尹文成等校友代表共30人出席会议。会议聚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人才培养、教研室建设等主要议题,由袁岑溪副院长主持。

  徐瑶书记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学院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教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本次研讨会旨在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在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础之上解决问题,凝炼教学成果,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徐瑶书记开幕致辞

  袁岑溪副院长作教学工作汇报,介绍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特色、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分流等最新情况。他指出,自2021年起,学院开启大类培养中法融合人才培养新篇章,设置居里班和鹤绂班两套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大类培养+中法融合本科+中法融合专业硕士(1+3+3)”的模式。我院是国内少有的拥有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中法融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彰显中法核特色的办学路子。 

袁岑溪副院长工作汇报

 

  康明亮院长助理介绍学院教研室建设情况。为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教学相关规范、标准、制度考核等相关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康明亮老师发言

 

  马显锋副院长作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汇报,详细介绍了目前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和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培养方案中课程优化和研究生毕业成果要求展开。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是老师自我修炼的过程,鼓励大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目标,一起思考,共同进步。 

马显锋副院长工作汇报

 

  与会人员围绕优化课程体系、居里班和鹤绂班两套培养方案并行、本硕课程衔接、教研室职责和管理、CTI专业认证标准、凝练卓越工程师核心素养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校友代表结合各自学习工作经历,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校友代表一致认为,卓越工程师需要专业知识的广度,解决综合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是核心能力;学院高强度的课程,培养了出色的抗压能力、快速学习能力,这在各个工作领域都是核心竞争力。

  王为院长感谢各位老师和校友的参与和讨论,此次会议通过共同探讨,聚焦卓越工程师培养,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王为院长发言

 参会人员合影

 

图文:马月红

编辑:詹泽仪

初审:周越

审核:袁岑溪、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