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学院新闻︱彭先觉院士主讲“若海讲坛”第5讲“核能的未来与Z-箍缩驱动的裂变聚变混合堆”

发布人:周越

      为深入落实学校“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繁荣珠海校区院系学科学术交流,推进珠海校区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由学校党委办公室主办,各院系以及哲学系(珠海)和“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承办“若海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2023年5月30日晚,我院邀请彭先觉院士做报告“核能的未来与Z-箍缩驱动的裂变聚变混合堆”。该报告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若海讲坛”第五讲。讲座由校党委办公室主办,我院与哲学系(珠海)、“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承办,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C103报告厅举办。我院院长王为主持报告会,我院党委书记徐瑶、党委副书记刘李云、副院长马显锋和袁岑溪出席,校区200余名师生到场参加,还有部分师生线上参加。
image-20231018000102-1
       彭先觉院士介绍了他和团队关于“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研究的最新进展。据彭院士预测,2028年左右将实现能源规模的聚变。目前我国已批准建造50兆安Z-箍缩驱动器实验装置,在此基础上,预计2035年左右建成商用示范堆,实现示范发电。百年内,人类将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严重局面,为解决此世界难题,彭院士认为,Z-FFR有能力成为未来基荷能源的主力。
 

      Z-箍缩混合堆可利用裂变技术解决聚变难题,利用聚变技术克服裂变瓶颈,用深次临界能源堆作能量放大器,可实现1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功率输出。团队创造性提出的“局部整体点火”聚变靶概念及与之配套的负载、靶设计技术及能量转换技术,可确保实现聚变点火,并可适应未来能源应用的要求。团队创造性提出的“次临界能源堆”概念及一系列创新、有效的技术措施使Z-FFR在安全、经济、持久、环境友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优良的品质。

      在报告的最后,彭院士展望未来能源领域,Z-FFR能够有效应对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气候问题,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千年能源。由于安全性问题的解决,Z-FFR可靠近城市建造,因而可方便地实现热电联供。一旦实现目标,能源供应非常充足且价格便宜,人类可以利用能源展开海水淡化、高效农牧业、食物合成等,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将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报告会后,师生们就核聚变的发展前景和优势,今后核能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彭院士还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我国的核能事业。

2 183 194 17
image-20231018000144-2

       报告会后,刘李云副书记代表我院为彭先觉院士颁发“若海讲坛”讲学纪念证书。

       当天下午,彭先觉院士还与我院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就“聚变-裂变混合堆”的概念与实现进行了深入交流。

       彭先觉院士此次来访和报告,向师生们宣传了核能发展前沿知识,特别是“核聚变能”学科的前沿动态,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热情,也推动了珠海校区院系间学科学术交融。

 

 

初审:周越

审核:刘李云

审核发布:徐瑶